資訊科技(大陆:信息技术;台灣:資訊科技;英語: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也稱資訊和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資訊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總稱,主要是應用電腦科學和通訊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資訊系統及應用軟體。 在商業領域中,美國資訊科技協會(ITAA)定義資訊科技為「對於一個以電腦為基礎之資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維護或是應用」[1]。此領域相關的任務包括網路管理、軟體開發及安裝、針對組織內資訊技術生命週期的計劃及管理,包括軟體及硬體的維護、升級及汰換。 資訊科技一詞最早是出現在1958年《哈佛商業評論》中,一篇由Harold J. Leavitt及Thomas L. Whisler所著的文章,其中提到「這種新技術還沒有一個單一的名稱,我們應該將其稱為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2]。依照儲存及處理資訊的不同,可以將資訊科技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前機械時期(3000 BC – 1450 AD)、機械時期(1450–1840)、機電時期(1840–1940)及電子時期(1940–現時)[3]。本文主要介紹1940年起電子時期的資訊科技。

早期的電子式電腦(像Colossus電腦)是利用穿孔紙帶來儲存資料,穿孔紙帶是一長條的紙帶,上面有洞可表示資料,是一個現今已不再使用的技術[4]。電子的資料儲存裝置最早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開始,當時是使用水銀的延遲線存儲器,開發目的是為了移除雷達的背景雜波[5],但當時只能循序存取。第一個可隨機存取的數位儲存裝置是以陰極射線管為基礎的威廉士管[6],不過用延遲線存儲器及威廉士管儲存的資料都是揮發性(volatile)的,需要定期再新(refresh),而且當電源中斷中資料就會消失。最早的非揮發性記憶體是在1932年發明的磁鼓記憶體[7],用在費倫蒂馬克1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商業化量產的泛用型電腦[8]。 IBM在1956年導入第一個硬碟,是IBM 305 RAMAC電腦系統的一部份[9]。現今大部份的資料仍儲存在硬碟中,或是像CD-ROM等光學儲存裝置中[10]。在2002年之前大部份的資料仍儲存在類比裝置中,但這些年來數位裝置的容量已超過類比裝置,在2007年幾乎94%的資料都已儲存在數位裝置中:[11]52%是在硬碟、28%是在光學裝置,而11%是在數位的磁帶中。估計全世界儲存裝置的容量已由1986年小於3艾位元組(EB)擴充到2007年的295艾位元組[12],約三年加倍一次[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