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28 Tue 2015 12:59
  • 硬碟

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製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 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盤有固態硬盤 (SSD盤,新式硬盤)、 機械硬盤 (HDD傳統硬盤)、混合硬盤(HHD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盤誕生出來的新硬盤)。 SSD採用閃存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 ,混合硬盤(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盤和閃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盤。 絕大多數硬盤都是固定硬盤,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盤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閒時對磁頭的複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盤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盤提速,多用於服務器和數據庫中心。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盤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盤提速,多用於服務器和數據庫中心。 機械型 1.1956年, IBM的IBM 350 RAMAC是現代硬盤的雛形,它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 ,不過其儲存容量只有5MB。 1973年IBM 3340問世,它擁有“ 溫徹斯特 ”這個綽號,來源於他兩個30 MB的儲存單元,恰是當時出名的“溫徹斯特來福槍”的口徑和填彈量。 至此, 硬盤的基本架構就被確立。 2.1980年,兩位前IBM員工創立的公司開發出5.25英寸規格的5MB 硬盤 ,這是首款面向台式機的產品,而該公司正是希捷 (Seagate)公司。 3. 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 磁阻 )技術令磁頭靈敏度大大提升,使盤片的儲存密度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數十倍,該技術為硬盤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礎。 1991年, IBM應用該技術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 硬盤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板就像一个平台,或者说就像一条高速公路,CPU、显卡、内存、硬盘等就像一台汽车系统,再高档的汽车也必须有一条适合的高速公路,如果买了一辆法拉利,却行进在山间小路上,那也无法发挥车的性能;当然,路好,车不行,速度也快不起来。

主機板一般會使用散熱片,例如北橋晶片,在以前這樣子被動的散熱方式可以滿足需求。直到了1990年,因為處理器的頻率提升以及功率的上昇,所以CPU散熱器需要掛載風扇以滿足需求。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部分的CPU,甚至大部分的序向邏輯裝置,本質上都是同步的。[seqlogic]也就是說,它們被設計和使用的前題是假設都在同一個同步訊號中工作。這個訊號,就是眾所周知的時脈訊號,通常是由一個周期性的方波(構成)。

通過計算電訊號在CPU眾多不同電路中的分支中迴圈所需要的最大時間,設計者們可為時脈訊號選擇一個適合的周期。 該周期必須比訊號在延遲最大的情況下移動或者傳播所需的時間更長。設計整個CPU在時鐘訊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附近行動資料是可能的。無論是在設計還是元件的維度看來,均對簡化CPU有顯著的優點。同時,它也存在CPU必須等候回應較慢元件的缺點。此限制已透過多種增加CPU並列運算的方法下被大幅的補償了。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PU的主要運作原理,不論其外觀,都是執行儲存於被稱為程式裡的一系列指令。在此討論的是遵循普遍的馮·諾伊曼結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設計的裝置。程式以一系列數位儲存在電腦記憶體中。差不多所有的馮·紐曼CPU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提取、解碼、執行和寫回。 第一階段,提取,從程式記憶體中檢索指令(為數值或一系列數值)。

由程式計數器指定程式記憶體的位置,程式計數器儲存供識別目前程式位置的數值。換言之,程式計數器記錄了CPU在目前程式裡的蹤跡。提取指令之後,PC根據指令式長度增加記憶體單元[iwordlength]。指令的提取常常必須從相對較慢的記憶體尋找,導致CPU等候指令的送入。這個問題主要被論及在現代處理器的快取和管線化架構(見下)。 CPU根據從記憶體提取到的指令來決定其執行行為。在解碼階段,指令被拆解為有意義的片斷。根據CPU的指令集架構(ISA)定義將數值解譯為指令[isa]。一部分的指令數值為運算碼,其指示要進行哪些運算。其它的數值通常供給指令必要的資訊,諸如一個加法運算的運算目標。這樣的運算目標也許提供一個常數值(即立即值),或是一個空間的定址值:暫存器或記憶體位址,以定址模式決定。在舊的設計中,CPU裡的指令解碼部分是無法改變的硬體裝置。不過在眾多抽象且複雜的CPU和ISA中,一個微程式時常用來幫助轉換指令為各種形態的訊號。這些微程式在已成品的CPU中往往可以重寫,方便變更解碼指令。 在提取和解碼階段之後,接著進入執行階段。該階段中,連接到各種能夠進行所需運算的CPU部件。例如,要求一個加法運算,算術邏輯單元將會連接到一組輸入和一組輸出。輸入提供了要相加的數值,而且在輸出將含有總和結果。ALU內含電路系統,以於輸出端完成簡單的普通運算和邏輯運算(比如加法和位元運算)。如果加法運算產生一個對該CPU處理而言過大的結果,在標誌暫存器裡,溢位標誌可能會被設置(參見以下的數值精度探討)。 最終階段,寫回,以一定格式將執行階段的結果簡單的寫回。運算結果經常被寫進CPU內部的暫存器,以供隨後指令快速存取。在其它案例中,運算結果可能寫進速度較慢,如容量較大且較便宜的主記憶體。某些類型的指令會操作程式計數器,而不直接產生結果資料。這些一般稱作「跳轉」並在程式中帶來循環行為、條件性執行(透過條件跳轉)和函式[jumps]。許多指令也會改變標誌暫存器的狀態位元。這些標誌可用來影響程式行為,緣由於它們時常顯出各種運算結果。例如,以一個「比較」指令判斷兩個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在標誌暫存器上設置一個數值。這個標誌可藉由隨後的跳轉指令來決定程式動向。 在執行指令並寫回結果資料之後,程式計數器的值會遞增,反覆整個過程,下一個指令周期正常的提取下一個順序指令。如果完成的是跳轉指令,程式計數器將會修改成跳轉到的指令位址,且程式繼續正常執行。許多複雜的CPU可以一次提取多個指令、解碼,並且同時執行。這個部分一般涉及「經典RISC管線」,那些實際上是在眾多使用簡單CPU的電子裝置中快速普及(常稱為微控制器)[riscpipeline]。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今的CPU出現之前,如同ENIAC之類的電腦在執行不同程式時,必須經過一番線路調整才能啟動。由於它們的線路必須被重設才能執行不同的程式,這些機器通常稱為「固定程式電腦」(fixed-program computer)。而由於CPU這個詞指稱為執行軟體(電腦程式)的裝置,那些最早與儲存程式型電腦一同登場的裝置也可以被稱為CPU。

儲存程式型電腦的主意早已體現在ENIAC的設計上,但最終還是被省略以期早日完成。在1945年6月30日,ENIAC完成之前,著名數學家馮·紐曼發表名為"關於EDVAC的報告草案"的論文。它揭述儲存程式型電腦的計劃將在1949年正式完成(馮·紐曼1945)。EDVAC的目標是執行一定數量與種類的指令(或操作),這些指令結合產生出可以讓EDVAC執行的有用程式。特別的是,為EDVAC而寫的程式是儲存在高速電腦記憶體中,而非由實體線路組合而成。這項設計克服了ENIAC的某些局限——即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重設線路以執行新程式。在馮·紐曼的設計下,EDVAC可以藉由改變記憶體儲存的內容,簡單更換它執行的程式(軟體)。[註 1]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馮·紐曼由於設計了EDVAC,使得他在發展儲存程式型電腦上的貢獻最為顯著,但其他早於他的研究員如康拉德·楚澤(Konard Zuse)也提出過類似的想法。另外早於EDVAC完成,利用哈佛架構製造的馬克一號,也利用打孔紙帶而非電子記憶體用作儲存程式的概念。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0 Mon 2015 13:30
  • CPU

中央處理器(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縮寫:CPU),是電腦的主要裝置之一,功能主要是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資料。電腦的可編程性主要是指對中央處理器的編程。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和輸入/輸出裝置是現代電腦的三大核心部件。

1970年代以前,中央處理器由多個獨立單元構成,後來發展出由積體電路製造的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複雜的電路可以做成單一微小功能強大的單元。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晶片組[編輯] 主條目:AMD晶片組清單 在1999年,AMD發布了K7處理器。由於使用與Intel處理器不同的Slot A介面,所以AMD製造了自家的晶片組配合之。第一款晶片組是AMD-750,支援SDRAM和AGP介面。該晶片組亦支援雙處理器[6]。在AMD收購ATI後,AMD得到了ATI的晶片組技術。推出整合式晶片組,例如AMD 690G晶片組。亦將原有的ATI晶片組產品正名為AMD產品[7]。

顯示核心[編輯] 主條目:AMD顯示核心清單 併購後的前ATI總部 AMD於2006年7月24日(GMT+8)宣布以54億美元全面併購ATI,到2006年7月底併購工作已經開始,原ATi的研發中心都已開始人事變動,AMD和ATi在等待來自聯邦法院的裁決,認定該兼并生效。這次收購令AMD取得顯示核心技術。 2008年8月,AMD與Broadcom達成協議,後者會收購AMD的數位電視晶片業務。包括Xilleon整合處理器和Theater數位電視處理器[8]。 收購ATI後AMD一直保留其品牌,作為旗下繪圖卡業務的子品牌。直到2010年8月,在發行Radeon HD 6000系列顯卡的同時,AMD宣布將放棄ATI品牌[9]。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顯示核心

主條目:AMD顯示核心清單 併購後的前ATI總部 AMD於2006年7月24日(GMT+8)宣布以54億美元全面併購ATI,到2006年7月底併購工作已經開始,原ATi的研發中心都已開始人事變動,AMD和ATi在等待來自聯邦法院的裁決,認定該兼并生效。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2年2月,AMD與Intel簽約,成為得到許可的8086與8088製造業者和第二貨源生產商。IBM要用Intel 8088在他們的IBM PC,但是IBM當時的政策要求他們所使用的晶片至少要有兩個貨源。在同樣的安排下,AMD之後生產80286。 但是在1986年,Intel撤回了這個協定,拒絕傳達i386的技術詳情。由於PC clone市場的流行與增長,Intel可以依照自己的規格來製造CPU,而不是依照IBM規格。 AMD告Intel毀約,仲裁判AMD勝訴。但是Intel對此提出上訴。接下來,長期的法庭戰爭在1994年結束。加州最高法院判AMD勝訴,要Intel賠超過10億美元的賠償金。後來的法庭戰爭聚集在AMD是否有權利使用Intel衍生的微程式。裁決沒有明顯的偏向任何一方。在面對這個不確定的情況,AMD被迫開發「防塵室版」的Intel編碼。他們的方式是:一組工程師描述編碼的功能,另一組在沒有參考原碼的情況下,自行開發擁有同樣功能的微程式。 1991年,AMD發行Am386,Intel 80386的複製版。AMD在一年以內就銷售了100萬隻晶片。AMD接下來在1993年發行Am486。兩者都以比Intel版本更低的價格銷售。很多OEM,包括Compaq都使用Am486。由於電腦工業生產周期的縮短,逆向工程Intel產品的策略令AMD越來越難繼續生存下去。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技術將一直落在Intel的後頭。因此,他們開始開發他們自己的微處理器。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購ATI前的AMD,其主要產品是中央處理器,在其K7處理器中期之後,CPU特點是以較低的核心時脈頻率產生相對上較高的運算效率,也開始使用PR值來標定產品效能。但低階Duron仍以時脈標定,而且其主頻通常會比同效能的英特爾中央處理器低1GHz左右。自從Athlon XP上市以來,AMD與Intel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

2003年時AMD搶先於Intel之前發表具有64位元的Athlon 64,使得AMD的技術已經與Intel相當,或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於Intel。

tckitk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